中秋节习俗小百科 广州增城客家人如何过中秋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23
中秋节习俗小百科,中秋佳节,广州增城客家山村里的人们会举行一种有趣的中秋风俗活动——鱼灯舞。这项活动是在农历8月15日,也就是中秋节当天进行的。
广州增城客家人如何过中秋
鱼灯舞的舞蹈形式多样,其中以舞龙舞狮为主。不同的是,鱼灯舞中的龙、狮、鱼灯的形状和布局都非常独特。整个活动现场灯火通明,每个灯笼里都装有五彩缤纷的糯米团,祈求着好运和幸福。
其实,鱼灯舞源于客家人的传统信仰。传说在古代,因为客家山区缺少水源,村民们只能靠打鱼为生,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唯一与鱼有关的民间舞蹈。
现在,这一传统风俗活动已被保留了数百年,受到广泛的欢迎。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广州增城客家山村,不妨去参加一下这个有趣的中秋活动,感受一下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位于增城的派潭、福和等一些客家山村会传承一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即舞鱼灯。据传,鱼灯最早是由老一辈从顺德传入的。位于顺德大良的鱼灯被称为广府“三大会景”之一,与佛山秋色、番禺沙湾飘色齐名。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灯舞已独具增城客家人的特色,成为当地的一种民间舞蹈。
大良鱼灯作为顺德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制作十分注重形态和意态,同时也非常注重扎工,以保证灯具的神采飞动、华美绝伦。通常情况下,顺德鱼灯的尺寸都比较大,鱼体长度多达2米或者3米以上,重量也有5-6公斤左右,因此在巡行的时候,需要由一名人员用竹竿撑起,另外两名人员则分别扶着鱼头和尾鳍,共同将其展现给观众。
在增城客家山村,制作鱼灯的手艺虽然源自于大良,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制作出的鱼灯通常都很小巧,甚至有些简陋,不过却因此显得朴实可爱。这里的山区竹子很多,所以制作鱼灯的工匠们通常以竹子为骨架进行制作,不仅经济实惠,还更加方便。此外,他们用色彩纸代替了昂贵的绸缎或者薄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增城,有很多种不同的鱼灯款式,包括鲤鱼(可以细分为火鲤、金鲤和银鲤)、鲫鱼、鲮鱼,还有虾公、"彭皮婆"(一种在水沟里生活的小鱼,其鳞片五彩缤纷)等。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有巧手,都可以将这些水中鱼类制成鱼灯,成为一支队伍,在中秋之夜畅游于山村欢乐的海洋中。
中秋节在增城有一种叫做鱼灯舞的庆祝活动,十分受到当地山村群众的欢迎。
由于客家人的住所比较分散,所以大多数村子都很小。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项活动,鱼灯队不仅在村中表演,还要进行村巡游。他们会在每个村子的晒谷场上表演一番,为村民们献上精彩的鱼灯舞表演。
这种鱼灯舞表演不仅具有极高的娱乐性,而且也能够传承、弘扬客家文化,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增城的鱼灯舞活动定会继续走向更加繁荣发展的道路,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好的文化体验。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为这些鱼儿的表演惊叹不已: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舞姿让人赞叹不已,不同的身姿转换流畅自然,像是一场优美动人的水下芭蕾。游弋穿梭,摆尾摇头,无不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和美感。而观众们也被这壮观的景象所感染,不断地喝彩呼喊,场面十分热烈。这样的场景,也为这个十里山村带来了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