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 夏至三庚数头伏一庚是多少天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10-08
夏至日也就是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达到最北几点,也是昼长夜短的时间,这个时候三伏天也要到来,你们听说过夏至三庚数头伏吗?那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头伏的开始,我们也称之为入伏,今天小编来和大家分享夏至三庚数头伏一庚是多少天,快来一起看看吧!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什么意思】
马上就要入伏了,首先是头伏,入伏,就是指要进入三伏天的意思。“夏至三庚数头伏”,这个俗语讲的是入伏的确立时间,意思是夏至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就开始进入伏天了。“庚日”是古代纪年中的“干支纪日法”里带“庚”字的那一天。由于庚日在公历中是不固定的,因此,每年入伏的时间不一样。
一般而言,入伏日期大体上是在公历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在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夏至节气 夏至节气特点和风俗>>>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一般民间称为三伏天。
那么什么是伏?伏就是避暑的意思。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10天),“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三伏天就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夏至日是几月几日2023 每年夏至日是几月几日>>>>
入伏以后,天气炎热,要注意养生,注意饮食。
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另外,民间还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进补说法。总之,要根据天气状况来合理安排伏天生活。
俗语“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伏天从夏至三天后的庚日开始计算,这里要说一下“干支纪日法”,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用天干与地支相配,六十年一甲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四个庚日就是入伏。
由于天干十个,所以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而一年365天又不是10的整倍数,所以庚日出现的时间不是固定的,以致每年入伏的日期也不尽相同,而伏是避暑的意思,寓意从夏至开始,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今年夏至是6月21号,往后数到6月27日是庚寅,到了7月7日是庚子,第三个庚日是庚戌7月17日,也就是今年入伏的时间,那今年伏天热不热呢?
入伏每年都一样吗?
其实并不是固定的,因为每年什么时候入伏、什么时候出伏主要取决于当年夏至日和立秋日的日序。如夏至日正好为庚日,则该年入伏即交初伏的时间最早,在夏至日后第20天。就像今年的夏至,正好在庚子日,那么二十天后就是初伏了,如果没有那么凑巧,有的需要三十天后才入伏。如夏至日后为辛日,则该年入伏时间最迟,在夏至日后第30天;其余年份则在夏至日后20至30天之间入伏。
初伏有何气候特点?
这个阶段的天气特征主要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此时意味着真正暑天的开始,因此要注意防暑,做好降温工作。初伏天气,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往往会因流汗过多而导致阳气匮乏,注重多酸多甘、补气去火的养生规律。所以需多吃一些甘凉或甘寒的食物,但不宜食用过多冷饮,对肠胃造成很大的刺激。
【夏至三庚数头伏一庚是多少天】
所谓“庚日”是人们用天干、地支来纪日的方法,跟天干地支纪年法类似,“庚”是10个天干中的一个,以庚为开头的日期即为“庚日”,例如庚寅日,跟下一个“庚日”正好相差10天。
“三伏”,它由来已久,这要追溯到秦汉时期,我国从公元前七七六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八月七日或八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
“夏至三庚数头伏”就是民间推算“入伏”的一句经验俗语,意思是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为入伏。此外还规定,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头伏、末伏都是十天,中伏的时间不固定,也有一中伏是20天的。
今年啥时候入伏?
今年的夏至时间是农历的五月初四,也就是癸卯年戊午月庚戌日,那么第二个庚日是农历的五月十四,也就是癸卯年戊午月庚申日;出现的第三个庚日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四,癸卯年己未月庚午日。
所以按照计算的话,今年入伏的时间是五月廿四,也就是公历的2023年7月11日。这个时候正好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庚午日。
2023年伏天有多少天?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这便是初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这便是中伏。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每一个庚日它相隔是10天,而且这个中伏的天数它是不固定的。
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是10天,如果有5个庚日时,那么中伏就是20天。那么这之间一共有几个庚日呢?从日历中我们可以发现立秋的时间是新历的8月8日,也就是农历的六月廿二,夏至到立秋经过的庚日,分别是庚戌日、庚申日、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到夏至到立秋,一共是经历了5个庚日,所以中伏的时间,总共是20天。
换而言之,今年的三伏天,因为中伏有20天,我们加上初伏10天,末伏10天,总共是40天。从7月11日开始入伏,到8月20日出伏。
夏至无雨三伏热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用土圭测量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一年之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此时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雨水最多,若是夏至无雨,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也就没有阴雨天气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越来越高,尤其进入三伏,更是酷热难耐,那么整个伏天都会很热。
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意思是夏至这一天有打雷声,那么预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会有雨水降落,连绵的阴雨会让入伏后高温的天气,带来一丝丝清凉,这样人们就会在伏天里,感觉不到天气那么炎热,而在不知不觉中把伏天就度过了,到若是夏至这一天没有下雨,而是阳光万里,那么接下来因为没有雨水的降温,温度将进一步升高,到了伏天后,温度会很高,人们出行感觉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