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传统节日及风俗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10-08
除夕是农历岁末中的最后一天,除,有着去除的意思,夕就是夜晚,有着辞旧迎新的意义,那么你们知道那些关于除夕传统节日及风俗吗?除夕根据各地的相关习俗,都有着不小的差异,但是都是为了祈求获得一个新年的好兆头,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除夕传统节日及风俗】
1、吃年夜饭
我们把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年夜饭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早在南北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吃年夜饭的习俗。在北方人的年夜饭中,鱼和年糕是最常见的,而且这两道菜都有着非常好的寓意,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而年糕意味着年年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2、祭祖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除夕有上坟的习俗,也被称之为送年食。人们一般会在除夕的下午上坟,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已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能够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3、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的习俗也是很悠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
4、挂灯笼
过年挂灯笼也是中国的古老习俗,因为在我国红色代表喜庆,而圆形灯笼则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所以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会挂红灯笼。
5、贴春联
除夕这天会贴春联,包括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贴春联,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而且春联都红色的,过年的时候贴红色的也代表着喜庆红火。
除夕的含义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主要目的。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的时候可以拜年吗?
可以的,一般拜年的时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除夕之前可以拜个早年。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枕头下面
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接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机。
除夕拜年的方式
叩拜
即跪拜磕头,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还行这种礼仪。
躬身作揖
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抱拳拱手
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除夕拜年有什么礼仪?
先拜家里人
过年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和邻居家里祝福新春。我国拜年的习俗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古时候有贺年和拜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扣岁;贺年是平辈之间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