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读音 倒春寒和回南天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10-07
倒春寒一般来说都不严重,但也会降温不少,至少添上一件衣服,最严重的倒春寒甚至会给农业造成伤害,那么你知道这么厉害的倒春寒读音是什么吗?除了倒春寒以外,还有一种常见天气是回南天,小编就在这里,为各位朋友们介绍倒春寒和回南天,快来看看吧,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
【倒春寒读音】
倒春寒[dào chūn hán]
基本词义
一种反常天气,春天天气转暖后,由于寒流侵入气温下降,低于往年同期平均值。
详细解释
倒(dào )春寒(英文late spring coldness),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
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
此时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什么是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是指初春气温回升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为正常的年份出现偏低的现象。从时间上来看,到了3月份春分之后,在个别年份气温急剧升高,突然有冷空气南下,或者有冷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夜晚地面强烈辐射降温导致气温偏低的现象。
倒春寒是农业气象上使用的概念,因为到了后春4-5月份的时候,黄河流域小麦正处于返青期,气温降低会导致农作物受到冷害,如果这个阶段(一般指4月至5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度以上,则认为是严重的倒春寒天气。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为冷空气的侵入,使得温度明显降低,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就称为倒春寒。
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不利于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则危害更大,这是比较公认的指标。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和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
【倒春寒和回南天】
倒春寒
根据2017年制定的《倒春寒气象指标》,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
北方的小伙伴肯定是印象深刻,本来还春日暖洋洋的日光,逐渐变成了冬天的寒风刺骨,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城市,春天时候的风更是一年四季当中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时候,天气暖和点还好,当气温骤降,再配合大风的肆虐,更是连家门都不想出。
家里有空调的还好,北方家里都安装有南方没有的神器,就是暖气,但是每到3月中旬停止供暖后,家里有时候的温度,还比不上外面大街上。这点的话,在北方的农村尤为明显。
回南天
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增大,而导致天气返潮的现象。
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这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
一般说来,回南天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长时间的低温,日平均气象低于12摄氏度至少要持续3天以上;其二是有天气突变,长时间低温后要突然变得暖湿。发生回南天的时候,湿度有时高达100%。
回南天跟海雾产生的原理很相似。温暖潮湿的海洋气流,从较暖海面流向经过较凉的海面,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滴,在空中积聚便形成雾。如果气流经过的海面温差大,则成雾的机会亦较大。
回南天、倒春寒应该如何保护身体?
1、注意关节保暖:
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加衣服、被子,戴好护膝,配合温热疗法,如红外线光照射理疗等以祛风散寒止痛;
2、加强身体机能:
适当锻炼,如平地散步、仰卧蹬腿、钩脚背、扩胸、手指操等动作,也可以每天早上进行八段锦或太极拳训练,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运动量,避免久坐久卧,使全身气血津液运行,增加自我健康,但注意保护,防止跌倒;
3、减少关节损伤:
避免长期超负荷使用关节,避免爬楼梯、深蹲、手提或背重物等过度负重行为;
4、饮食调节:
避免生、冷、油腻的食物,脾喜燥恶湿,应注意健脾祛湿,可食用玉米、薏米、芡实、扁豆、鲤鱼等食物,配合葱、姜、大蒜、韭菜等辛温产品,温暖祛邪。
5、药物:
如果关节疼痛难以忍受,可使用膏药,并主动寻求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