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传统民俗 中秋节要燃灯吗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8-09
中秋节传统民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民间十分重要的节日。除了常见的吃月饼、赏月等活动外,中秋节还有许多民俗活动。下面是一些中秋节的传统民俗活动:
中秋节要燃灯吗
一、吃月饼
根据《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时品尝了月饼,并对其美味感到十分满意。因此,他下令御膳房用红绫将月饼包装起来,以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以说是我们所能找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月饼的雅称有很多种,比如“荷叶”、“金花”、“芙蓉”等等。同时,制作方法也变得更加精致。著名诗人苏东坡就在他的一首诗中称赞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里的酥指的是油酥馅料,而饴则是指糖。由此可见,月饼的口感甜脆又香美。
宋代以后,月饼的制作不仅注重口感,还开始在饼面上设计各种与月宫传说相关的图案。最初,这些图案大概是先在纸上绘制,然后粘贴到饼面上。后来,人们就开始使用面模将这些图案直接压制在月饼上。
同时,形状如满月的月饼也象征着团圆之意,与十五日的圆月相呼应。因此,人们将月饼视为节日食品,并用它祭月、赠予亲友,以表达对团聚和亲情的祝福。
二、祭月
在古代,人们有一个称为“秋暮夕月”的传统习俗。夕月指的是祭拜月神的活动。为了举行这个仪式,人们会准备一张大香案,上面摆满了各种祭品,比如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还要被切成莲花的形状。在月光下,将月亮的神像放在月亮出现的方向上,红烛高高地被点燃,全家人依次向月亮拜祭。之后,家里的女主人会将团圆的月饼切开。在切饼的时候,她需要提前算好全家人的数量,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地的人都要一起算进来,不能切得太多也不能切得太少,而且大小要保持一致。
三、赏月
中秋节源自古时候的祭月仪式,原本是一场庄严的祭祀活动,但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轻松愉快的欢庆之夜。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并未形成普遍的习俗。直到唐代,中秋赏月和玩月的活动逐渐盛行,很多诗人都创作了咏月的名篇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节逐渐演变成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民俗节日。
四、燃灯
中秋之夜天空晴朗,月亮明亮如镜,景色宜人,美不胜收。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此,因此出现了燃灯的习俗来增加月色的光辉。在湖广一带,人们会在塔上点燃灯火来辅助月亮的光芒,需要使用瓦片堆砌成塔。在江南一带,则流传着制作灯船的风俗,在中秋节的时候,人们会制作出装饰华丽的灯船。近代以来,中秋燃灯的风俗更加盛行起来。
五、吃鸭、螺、芋头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地的民俗风情各有不同。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仫佬族,他们有一个习俗是在中秋节这一天购买饼子和杀鸭子。而在南京地区,桂花鸭、咸水鸭和樟茶鸭等也会在中秋节期间销售火爆。
民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秋节食用田螺能够起到明目的作用。经过查询发现,螺肉中含有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觉色素的重要成分,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有人会把中秋节与田螺联系起来,认为食用田螺对明目有益。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有许多习俗与之相关。其中之一就是食用田螺。有人认为,在中秋节前后,田螺的肚子是空的,没有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所以在广州,许多家庭会在中秋期间炒田螺来共享。另外,在清乾隆时期的《潮州府志》中有记载,中秋节时剥芋头食用,被称为“剥鬼皮”。这一习俗寓意辟邪消灾,并表示不信邪。中秋节的饮食习俗丰富多样,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