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节日研究:盂兰盆节法会缘起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3-14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在道教中称“中元节”,在佛教中则称为“盂兰盆节”,是源于古代印度佛教、流传于我国民间、而后又传至邻国日本的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从佛教的角度,为你探讨盂兰盆节法会的缘起。
佛教中的“盂兰盆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等,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在我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
宋代以后,三教逐渐融合,佛、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默契,其实,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本意是指“救倒悬”,佛经上说亡者的苦有如倒悬,应尽快解救。
由于汉文佛典使用汉文,因此也产生了望文生义的解释,认为“盂兰”为倒悬意,“盆”为食器,这一说法虽然不符合梵文的情况,但由于在汉文佛教界广为流传,故至今仍存在这样解释的情况。
佛教对于“盂兰盆节”的提倡,出自佛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看到死去的母亲居然身堕地狱,转生为饿鬼,腹大如鼓,咽小如针,想吃又吃不下,嘴里冒烟,不得饮食,饿得皮包骨头。
目连非常难过,于是前往地狱探视,只见地狱一派凄惨景象:在此服罪的人,一天要经历万次生、万次死;或者是身陷刀山剑树,或者被铁犁耕舌,或者遭汁铜灌口,或者要吞热铁火丸,或者手抱铜柱,身体焦糊。还有牛头每日凌迟,狱卒终朝来拷;镬汤煎煮,痛苦难当……
为了解救母亲,用钵盛了饭食去喂母亲,母亲一手持钵,一手遮掩不令旁见,悭贪之习依然如故,心量依然太小;上天罚她饭食未等入口,即化为火炭,无法进食。见此惨状,目连悲号泣涕,于是返身求佛救度。
佛告诉目连,他母亲的罪孽实在太多,不是他一人就能救度的,必须联合众人的力量,才能有所成效。佛祖还说:“十方众僧于四月十五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的修行,于七月十五自恣日功德圆满,此时诸佛欢喜,龙天护持。你要救母出厄难,必须在这天准备百味五果,置于盆中,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成就殊胜功德。这样,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难,福乐百年。”
目连听佛陀说后,欢喜奉行,在七月十五日供养众僧以后,其母果然当天就脱离饿鬼之苦,离开地狱,投胎向王城为狗;再经过目接连铺设49天后,他的母亲才得以升天。目连很感激佛陀,四处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这就是佛教“盂兰盆会”或者叫“盂兰盆节”的由来。
后世各地寺院都在七月半举行“盂兰盆会”。因为七月十五日是僧众结夏安居修行功德圆满之期,这一天许多僧人通过三个月的修行各自证得不同的果位,诸佛生大欢喜,所以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如果在这天修供修福,其褔报可百倍,并可超度众生累劫以来七世父母,令其出离苦海。因此佛陀教民众在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以所得福报来解亡世父母在阴间倒悬之苦,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你可能也喜欢:
节日大全:西方传统节日有哪些?
庄严又肃穆的盂兰盆节法会仪轨细节
虔诚教徒须知:盂兰盆节供养什么
盂兰盆节念什么经?可以念《地藏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