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湖南春节习俗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3-14
我国地域辽阔,大江南北风俗习惯异彩纷呈,往往在同一省内,各地的传统习俗都不一样。都说大湖南方言够多够复杂,其实湖湘子弟过个年,各个地方的年俗都不一样,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千姿百态的湖南春节习俗。
长沙
长沙人过年须过大半个月,即从腊月二十四开始过。除夕那天,常年在外的朋友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吃团圆饭。晚辈向长辈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长辈们给小孩子发红包,祝愿新的一年新气象,红红火火。所有人凌晨12点燃炮,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一大清早起床各家各户都会在神灵前贡上甜料,敬慰祖先。接下来便是“忙得不亦乐乎”的访亲戚。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湘潭
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
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永州
永州除夕最为热闹,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下旬就着手准备。小年一过,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砌灶刷房、洗衣做浆的,杀猪宰羊、酿酒磨豆腐的,到处可见。商店里市场上,人货相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永州人除夕有贴对联的习惯,旧时还在门框上挂桃符,画钟馗或岳飞、尉迟公像等,这样做是为了避邪。
永州过年一般还有祭祖的习惯,表示对祖宗的尊敬,永州对“团年饭”很讲究,菜式非常丰富,一般有“十大碗”,而且都有鱼这一菜式,表示年年有“余”。除夕夜,各家都注意保好火种,意为年复一年不断烟火,如果火种熄灭,则认为是大不吉。
湘西
湘西过春节和汉族不同,要过“赶年”,这是湘西土家族民间最大的节日。过赶年时间是:如腊月大,过二十九日,如腊月小,则过二十八日。因为总是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叫做过赶年。
湘西过赶年,具体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即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到过“赶年”这天,每天都有具体的安排;二是敬神阶段,即在过“过赶年”这天的下午三时左右,按照顺序先后敬供历代祖先、彭公爵主、灶神、土地神、四官神、门神等神灵。
三是正式过“赶年”,即全家男女老小,共吃团年饭,边吃边唱祝酒歌,一派热闹气氛。吃完团年饭后,全家在火床上围着火炕烤旺火守年,刚进凌晨燃放鞭炮、挑水、推磨、舂碓,进行抢年。
株洲
初一凌晨,株洲的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各地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株洲人在春节拜祖的时候最有讲究,首先在神位的供桌中间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就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
邵阳
邵阳过年自然也少不了年夜团圆饭。而邵阳的年夜饭分两种,有些家庭选择午饭为年夜饭,而有些家庭则为晚饭。三十守一宿、初一崽(儿子)、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舅娘(街坊),这是邵阳人拜年时的生活写照。
在邵阳农村,还有初七不出,初八不归的风俗。邵阳贴春联是很有讲究的,上下联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三四声,就是上联贴在右边,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一二声,就是下联贴在左边。
岳阳
岳阳地区的过年风俗大体同祖国各地相同,除杀鸡、鸭、放鞭炮、贴春联外,在腊月三十日吃“团年饭”,十分丰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鱼这个菜,显示吉祥有余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区鱼较少,为了有“百里鱼”这个菜,用木头雕刻一个“百里鱼”,放在盆中,撒上葱花,象真鱼一般。
岳阳的人们极重视团年饭,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里赶,家里人等了又等。吃团年饭,要关着门,意在不让财宝跑了。饭后放上一挂鞭炮,表示已吃过了年饭,人们可以走动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