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年歌”看台湾春节习俗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3-14
春节是国人一年之中最为重视的传统佳节,隔着一弯浅浅的海峡,与福建省两相凝望的台湾,不管是亲缘血统、历史文化,还是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与祖国大陆都是一脉相承的,说到过春节,自然也是人们忙忙碌碌一整年,最期待的日子。那么就让老黄历解读一首《新年歌》,带你了解台湾春节习俗。
台湾民间流传着一首「新年歌」,将正月间的行事以歌谣方式逐日记载下来,内容如下: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返来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折灯棚。”
初一元旦,事先就要依据干支找出当年「开正」的时刻。「开正」的时刻通常很早,有的人家甚至通宵守岁,一等时刻到来,就燃放鞭炮,在神佛前摆上各色「甜料」,如红枣、冬瓜糖、花生糖等。全家老幼一同祀神、祭祖,迎接新年的到来。
平日信奉某一神祇者,也在春节到所祠之庙烧香礼拜,称为「行香」。新正出行,男女必定盛装,并且要查阅历书,找出与自己生辰干支相对应的吉利方向,以期新年事事顺利。路遇亲友时,则拱手互道「恭喜」。有登门贺年的宾客时,主人要端出各种甜料、甜茶招待,称为「食甜」。
过去的甜料以红枣、橘子、冰糖、花生、冬瓜糖及瓜子等四种或六种组成。客人在「食甜」时,也要即兴说些吉祥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甜甜,大赚钱」、「老康健,食百二」等等。
为了求取新春的吉利,旧时在台湾也有若干的禁忌要遵守,例如:忌煎粿,为恐将年粿煎焦(台语的「焦」字音同赤贫之「赤」字)。忌打破碗盘,若不慎打破,则以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蒸年糕时禁用白糖(白色代表丧事),改用红糖。又忌元旦食粥。据说只要元旦吃粥,这一年中出门一定会遇到坏天气。并忌午睡、男子午睡则田垄必垮,女子午睡则土灶必崩。
但由于生活型态的改变,这许多的禁忌已逐渐被人忽略了。
另有俗传,已嫁的女儿若在正月初一归宁,会使娘家变穷,所以要到初二才能回娘家,台湾称为「作客」、「返外家(娘家)」。作媳妇的一大早就要准备便当,偕同婿、子女回娘家。
古时候的习俗,女子无故不得擅自归宁,所以初二回娘家时多由娘家兄弟前来迎接。这一道手续在现代已简化成了电话邀请。「返外家」也不得空手,多半要准备一些礼物回去孝敬父母,称为「伴手」或「等路」。娘家兄弟有子女的,也要赠送红包。
女儿带回的外孙,则由外家赠送鸡腿,或用红绒绳系古钱,挂在外孙的颈上,称为「结衫带」,不过如今这些古俗也早已被红包所取代。初二妇女回娘家,从前时兴的「等路」(礼物)是鸡腿、绿豆饼及槟榔,近来则改用饼干、蛋卷、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