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端午习俗 莆田的民俗文化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3-14
端午节,也被称作“五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民间各种独特的庆典,更是使这个节日充满了人情味。那么,就让老黄历带大家了解,莆田端午习俗,一起体会莆田的民俗文化吧。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净直臣冤。”唐代诗人文秀的这首《端午》诗,明确指出了端午节的起源是“万古传闻为屈原”。
除了纪念屈原,莆田民间还传说:夏禹治水时,毒虫被水浸四起,百姓纷纷起来清除,并称五月为“毒月”。莆仙端午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皆有过节,民间称为“五日节”,与宋朝宫廷中庆贺五日节会相似。
端午节在莆田民间是一个大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莆仙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是:“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莆仙水特产‘小麦螺’),初四艾(艾草),初五爬(莆仙方音,‘爬’即划,划龙舟)一日,初六嘴觖觖(莆仙方音,觖即张着嘴巴,没有什么东西可吃的了)”。歌谣指明了莆仙民间端午节五日内,过节食品的俗例及其民俗活动的内容。
端午节期间,莆田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框两边插上菖蒲和艾草,以驱赶邪佞避毒。相传妈祖曾以菖蒲熬汤为莆仙百姓治病,并以菖蒲九节,贴病者门首,以驱赶邪佞消灾。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正日。中午家家户户吃过汤面后,就准备沐浴。据说,初五这一天的午时,百草尽吐芬香。因此,人们都盛水于桶,置于庭中。不少人家还从山上采摘或购买的“午时草”(蒲香、蛋草、番石榴青枝叶、菲子草、枇杷青枝叶、黄豆枝叶及豆荚等),用午时日晒的水和“午时草”烧煮后,让全家人沐浴。
端午节那天,莆田沿海和平原有沟渠溪流的一些乡镇还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活动。莆田的龙舟有两种式样:一种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龙头的龙舟,百姓称其为“鸡公仔”,意即雄性的龙;还有一种船头是平板式的,龙头形象是彩画板面上,人们称其为“齐头船”或“剃头刀”,意即雌性的龙。竞赛时,通常都用昂头的龙舟。
旧时,民间由于宗族帮派作崇,舟赛中常引起争端,甚至发生械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除了旧时的那种不良风气,龙舟竞赛也成为政府、文化、体育部门所提倡且倍受人们喜爱的一项水上体育活动。每年端午节前后,莆田各地都有组织地举办龙舟竞赛。莆田曾举办过“妈祖杯”国际龙舟竞赛,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都应邀踊跃参赛,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