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你知道吗 除夕叫法的由来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26
除夕的来历你知道吗,除夕被称为大年三十是因为传统农历新年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计算,而除夕是正月初一到来之前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因此,除夕也被称为“除旧岁”,象征着过去一年的旧事旧事物以及烦恼和不顺利都被除掉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同时,也象征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而正月初一又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所以除夕也被称为大年三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农历新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通常会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度年夜饭,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幸福、生活顺利。
除夕叫法的由来
为什么大年三十要叫除夕
农历的最后一天,即春节前一天晚上,人们通常称之为年三十或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人们通常会守岁,即通宵不眠,等待新年的到来。苏轼曾在他的诗《守岁》中写到:“即此望眼久,翻成相忘候。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在除夕这一天,人们会打扫房屋和院子,以及挂上门神、春联、年画和门槛等装饰,来驱逐“疫疠之鬼”,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此外, 人们还会穿上带有喜庆图案和颜色的新衣服。
据记录,《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记载,古代人们在除夕前一天用击鼓的方式驱逐疫病及其他不利因素,这就是“除夕”这一节令名称产生的原因。
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所写的《风土记》等历史文献。除夕在台湾则通常称为“过年日”。这一天的午后,人们会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祈福、磕头拜年,并向长辈问候。接下来就是“围炉”,也就是享受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一桌,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而桌下则放置着火盆,这为除夕夜带来了热烈的气氛。即使身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不得已,也要赶回家团聚。年夜饭结束后,便开始守岁。为了表示孝心,儿媳妇们要陪长辈们守岁到很晚,以为他们加长寿命。据说,长辈坐得越久寿命就越长。
“年”,亦称“新年”、“春节”、“元日”,是中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到来。春节很古老,起源可以追溯至殷商时期年末祭神祭祖的活动。然而,在古代,正月初一实际上被称为“元日”。隋朝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记载:“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又称正朝或朔日。” “元”字本意为“头”,后来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春季和正月的开始。因此,“元日”也被称为“三元”,而它又是一年的第一个朔日,所以还被称为“元朔”。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解释道:“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在《说文解字》中,“旦”的解释为:“象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样子,即为早晨的意思。” 因此,“元旦”和“正旦”是用以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和正月的第一个早晨的称谓。除了以上的称谓,春节还有“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别称。在这些不同的称谓中,“元日”是最广泛使用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称谓时间最长久。
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适应农时并方便统计,规定民间使用夏历,政府机关、工厂、学校和团体使用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来自于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甲骨文中“年”字是指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则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谷梁传》中说:“五谷大熟为大年”,《说文·禾部》中写道:“年,谷熟也”。人们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举行庆祝仪式,一起过年。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中国古代存在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它有长尖的角,具有极为凶猛的特性。这种“年”兽长期居住在海底,每到除夕时节,它便会爬上岸来吞噬牲畜,伤害人类生命。因此,每到腊月三十,村村寨寨的百姓都会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故事发生在腊月三十,当时乡亲们都在收拾行囊逃往深山躲避,为了逃避传说中的“年”兽。这时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就能够将“年”兽赶走。然而,众人都不相信老人的话,老婆婆也劝老人上山躲避。老人却坚持留下,以敷衍了事的口吻告诉老婆婆没有关系。众人见劝不住老人,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如同以往一样准备进入村庄,毁灭一切时,突然传来了一阵老人燃放爆竹的声音。 这让“年”兽害怕得浑身颤抖,并不敢再继续前进。原来,“年”兽最怕的东西是红色、火光和爆响声。 此时,村庄的大门被敞开,一位身穿红袍的老人走了出来,他哈哈大笑,让“年”兽更加害怕,惊慌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