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来历 腊月的风俗是什么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2-12-27
很多人知道腊月是农历月份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但是你们知道腊月为什么叫腊月吗?你们了解过腊月的来历吗?腊月已经是岁末的时间了,这个时候也是人们很忙碌的一段时间,因为腊月结束之后就是正月,也就是新年的到来,那么你们知道腊月的风俗是什么吗?接下来来和小编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腊月的来历】
“腊月”是由“腊日”演变而来的。
在古代,“腊日”是祭祀百神的日子。据说这种活动最早是从周代幵始的,具体在哪一天,没有确切记载。到了汉代,“腊日”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汉代的人们把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即干支纪日法中地支为戌的日子定为“腊日”。由于冬至日在农历上是不固定的,所以“腊日” 也没有确切的时间。后来,人们将12月8日 定为“腊日”。
腊月的腊是什么意思?
祭神的日子要叫做腊日,得从“腊”字古义说起。古“腊”字没有“月”旁,象形为一只被掏掉内脏的小动物烤在曰头上。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称为“腊”。在周代,掌管“腊”的人称为“腊人”。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神日称“腊日”。因腊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后来就把十二月称为“腊月”。
腊月有哪些别称呢?
腊月的别称是冰月、严月、除月、梅初月、嘉平月、季冬、严冬、腊冬、寒冬、残冬、穷冬、残霜天、春待月、星回节。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周礼·地官·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唐贾公彦疏:“党正行正齿位之礼,在十二月建亥之月为之,非蜡祭之礼,而此云国索鬼神而祭祀者,以其正齿位礼在蜡月,故言之以为节耳。”
腊月的诗句
1、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陆游《腊月》
2、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杜甫《腊日》
3、腊日不饮独游湖,如此清尚他人无。——苏颂《次韵苏子瞻学士腊日游西湖》
4、浔阳腊月,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长少睡。——白居易《与元九书》
5、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佚名《行行重行行》
【腊月的风俗是什么】
1、腊八,喝腊八粥
每年腊月初八是中国的腊八节。相传腊八节源于佛教,僧侣以五谷、果实煮成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后来传入中国,腊八节开始成为祭祀祖先、祭祀五谷之神的节日。腊八节喝一碗腊八粥,祝愿自己新年“八方来财,万事‘粥’到”。
2、腊月十五,祭玉帝,祈平安
十五月圆,代表着圆满。腊月十五是一年的结束,在这一天,民间习俗是“祭玉帝,祈平安”。过去的人们要在这一天写一封“平安文书”。向玉皇大帝表达祈求平安的愿望。无论今年如何,惟愿明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3、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
每年腊月二十三又称之为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传说灶王爷在这一天要上天禀告玉帝一家人的善恶,除夕夜回来,赏善罚恶,赐福降灾。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拿糖瓜粘上灶王爷的嘴,希望他可以多说些好话。
4、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是年底大扫除的日子。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疏浚沟渠。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快乐地迎接新春来临。
5、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灶神上天之后,玉皇大帝会亲自下界视察人间善恶,判定来年祸福。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祭祀祈福,称之为“接玉皇”。说话做事都格外小心,以博取玉皇欢心,希望可以降福来年。
6、腊月二十六,打牙祭
古代每月要两次祭祀土地公公,称之为“牙祭”。腊月二十六是一年中最后一次打牙祭,所以又称之为“尾牙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过去人们平时很少能沾荤腥,所以又把这个能吃到肉的日子称为“打牙祭”。
7、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民谣说“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一方面是准备过年的主食,另一方面是贴春联和窗花。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认为有避灾驱疫的作用。
8、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一天是小除夕,一家人要在户外焚香别岁。同时也要上坟请祖,摆好牌位和贡品,祭祀祖先。
9、大年三十,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这天,是一年新旧交替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包饺子、守岁、放爆竹,迎接新春。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祝愿来年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