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小雪节气各地风俗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4-07-28
都说瑞雪兆丰年,这就是关于雪的一个谚语,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说的就是小雪节气中如果下大雪,来年一定能丰收,那你还知道关于小雪节气的谚语有哪些?不管是哪个节气,中国人都有很多传统的风俗,小雪也不例外,那么,小编在这儿为大家带来小雪节气各地风俗的介绍,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小雪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1、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它的字面意思也很简单,说的是小雪节气如果大雪纷飞,那么来年就会是一个丰收年。
这句俗语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而且对于古代的农民来说,都是期盼着小雪节气能下雪的。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小雪节气如果下雪了,这就顺应了节气,预示着来年会风调雨顺,粮食就会迎来丰收。
第二点是小雪节气下雪了,那么降雪就会带来降温,尤其是大的降雪,更是会冻死地里的一些病虫害,来年地里的害虫少了,也是有利于丰收的。
第三点,是小雪降雪了,那么就会地面覆盖厚厚一层雪,不仅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而且雪水融化了还能滋润土地,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这也是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尤其是越冬小麦。
2、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
这是在北方地区流传的一句经典的俗语,因为广大的北方地区,一般到了小雪节气的时候应该就已经出现降雪的天气了,此时已经是冰天雪地的场景了。
但是如果小雪节气都已经到了,还没有看到过下一场雪。那么就预示着今冬的天气比较反常,而明年就可能会出现大的旱情或者是洪涝灾害,就算是种植农作物产量也不高。
从这句俗语也反映出了,农民朋友都是期盼小雪节气下雪的,就算小雪节气不下,在它前面下雪也是好的。而在今年立冬以后北方不少地区就受到寒潮的影响,出现了较大的降雪,这也预示着明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3、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赢。
同样是北方地区流传的俗语,因为在南方地区即便是到了大雪节气也较难出现降雪的天气,除非是比较反常的年份。
可是在北方地区,如果小雪、大雪期间都还没有出现降雪,当然了并不是指这两天,而是到了大雪都还没有出现一次降雪,那就意味着这一年的降雪很少,来年的病虫害会很多,它们会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影响。
原因是降雪偏少了,气温肯定也偏低,这一年的冬季会以晴暖天气为主,那么地里的病虫害就能很好地过冬。
来年春暖花开以后,这些病虫害就会大量地繁殖,从而给农作物造成极大的破坏。
4、小雪见青天,有雨在。
“青天”就是指蓝蓝的天空,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小雪节气这天是个大晴天,那么冬季的雨(雪)水会较为充足,一直会持续到年边,也就是在过年前这一段时间降雨(雪)的天气较多。
类似的农谚还有“小雪无云大雪补,大雪无云百姓苦。”
5、小雪有霜,百姓吃糠。
相对来说是比较冷门的一句俗语了,听说过它的人不多,知道其意思的人就更少了。它的字面意思是说,小雪节气这天如果出现了较大的降霜,那么来年的收成可能欠佳。老百姓为了填饱肚子,只能是“吃糠咽菜”了。
其实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不少通过小雪节气这天的天气来预测后面天气,甚至是来年收成的农谚和俗语,比如“小雪有雨十八天雨,小雪无雨十八天风”。
它的意思是说在小雪节气当天如果降雨了,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雨水比较多。而小雪当天没有降雨,那风就会比较大。
关于小雪的谚语
1、瑞雪兆丰年。
2、节到小雪天下雪。
3、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4、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
5、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
6、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7、小雪封地地不封,大雪封河河无冰。
8、小雪封地地不封,老汉继续把地耕。
9、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10、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
11、小雪不把棉柴拔,地冻镰砍就剩茬。
12、十月里来小阳春,下场大雪麦盘根。
13、小雪不起菜(白菜),就要受冻害。
14、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
15、葱怕雨淋蒜怕晒,大堆里头烂白菜。
16、要想白菜不烂,经常翻垛倒换。
17、鱼生火,肉生炎,白菜萝卜保平安。
18、萝卜赛人参。
19、胡萝卜,是一宝,营养丰富产量高。
20、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21、常吃萝卜常喝茶,不找医生把药拿。
2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3、萝卜挑上街,药铺不用开。
24、三天不吃青,心里冒火星。
25、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
26、大地未冻结,栽树不能歇。
27、地未冻,快平整。
【小雪节气各地风俗】
1、腌制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杭州人往往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小雪这个节气开始腌腊肉、酱东西呢?专家解释,如果天气热,腊肉、酱货很容易变坏发臭。小雪过后,气温基本就呈直线向下的状态,不太会反弹等。当年,这些东西做好后,刚好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做年货,慢慢地便成了风俗。
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
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
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2、品尝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有纯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和做的,还有玉米与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还用粘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用木雕模做的,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糍粑的制作非常费人力必须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制作完成。
农谚所说的“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里“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农家乐趣。
3、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说到晒鱼干,一般要选大鱼,因为小鱼一晒没多少肉,买回鱼后,把鱼去鳞,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片,使卤水易于渗透,然后将鱼身剖腹,去掉内脏。将鱼清理干净后,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样鱼容易坏,如果想洗,洗后必须把水沥干、擦干。
然后将盐、花椒、大料、陈皮、小茴香放入锅中炒至微黄,均匀抹在鱼的内外两侧,调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后,便可以将其平放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容器里面,在阴凉处进行晾置。四到五天后,将容器内的鱼上下翻个,以便调料均匀吸收。如此再过四五天,便可将鱼挂在阴凉通风处,想让鱼干到什么程度都行。一般两三个月后便可取下来,剁成段,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入冰箱。
4、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土家人所说的“泡汤肉”,指的是刚刚宰杀的猪,经过开水退掉了毛,虽说已经是死猪了,但是,人们要乘着猪肉还没有完全冷却,也就是还没变成僵硬的肉块前,还是热呼呼,软绵绵的劲儿,即烹制做成各种美味的鲜肉大餐,就叫“刨汤肉”。也有人说这叫“吃活肉”或者“吃活食”,也许,这也是土着民族那种喜欢捕获鲜活猎物的天性吧。
这刨汤,是宰年猪时用猪内杂,如肺、水油及部分肥肉、脑髓等剁细后拌以糯米饭、猪血及少量辣蓼、花椒等香料调成酱状,加上适量的盐粉,再灌进洗净的小肠,然后放入锅中煮制而成。刨汤里再添些生猪血、猪骨头、肥肉、瘦肉、萝卜、白菜之类,用山泉水合锅而煮,做成刨汤火锅。三分猪血七分水,待到火锅水沸时,刨汤那鲜美香浓致极的真味就出来了。
5、酿新酒
很多人在小雪前后都会酿酒,现在也有很多人吃的米酒就是这种。小雪前后酿的酒也就是十月酒,是用纯白面做酒曲,而且是用白米和泉水去酿酒的,也叫做三白酒。孝丰在立冬酿酒,长兴在小雪后酿酒,都称为小雪酒,该酒储存到第二年,色清味冽。这是因为小雪时,水极其清澈,足以与雪水相媲美。
古时酿酒多在刚入冬的时候,也就是小雪前后。
这个时期秋收刚刚结束,粮食相对富裕。同时,在古代社会,饮酒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酒也是祭祀仪式的重要部分,属于礼的范畴。时至岁末,正是各种祭祀活动的高峰期,对酒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小雪酿酒相沿成习。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在浙江安吉地区,人们至今仍然习惯在小雪时节酿制林酒,当地人称为“过年酒”。平湖一带在小雪前后酿酒储存,称为“十月白”。也有人用白面做酒曲,用白米、白水酿酒,称为“三白酒”。入春之后再在酒里面加上桃花瓣,即成“桃花酒”。
浙江长兴地区也有在小雪这天酿酒的习俗,称为“小雪酒”。据说是因为小雪时节泉水特别清澈,酿出的酒也特别清香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