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情人节 中国的情人节是哪天?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4-08-10
中国也是有情人节的,而且不止一个,中国的情人节比起西方的情人节更有一番风味,因为西方的情人节只是表达恋人之间爱意的日子,而在中国,情人节不仅仅是恋人之间的,也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以及与众不同的风俗,那么,小编在这儿为大家带来中国的情人节是哪天?的解析,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
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元夜等。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上巳
上巳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上古时代上巳节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集于水边,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魏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对人们而言,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西晋《夏仲御别传》形容上巳时的洛阳“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
上巳节的节期定在了阴历三月三日。 在古代,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周礼有定,未出嫁的女子是要呆在闺阁之中的(也就是闺中女子),所以一年就只有几天出门时间,(虽然这是礼节,不是硬性规定,但是谁会去追求不守礼教的人。)元宵看灯,三月初三外出踏青。所以三月初三就成了单身男女们相遇相识的日子。
七夕
七夕节起始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靓女们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其实,七夕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源自星宿(婺女星)崇拜,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又称“七姐”、“七娘妈”等。七夕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也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织女的诞辰。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
七夕节乞巧是向七姐(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满。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中国的情人节是哪天?】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晚为“宵”,2000多年前汉朝时,汉文帝就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节在古时称为上元节、元夕节,兴起于汉代。作为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被定为吉日加以隆重庆贺。那么元宵节为什么叫情人节?按中国民间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所以元宵节在古代还是一个特别的浪漫的节日,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为什么会说元宵节叫情人节,因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而且不轻易被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且古代有严格的禁夜制度。但在元宵节的这天晚上,各地都会制作花灯,街上人流如织,女子可以结伴出来游玩,为少女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深闺、结识朋友、物色爱人、密约幽会的机会。元宵节自然就成了找对象的好时机,这也是元宵节为什么叫情人节的原因之一。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阴历三月三,更是春光明媚,万兽求爱的情况下,这一時间列入恋人及更为符合国家人的传统式。古代的上巳节就在这个时候,年青男孩和女孩能够在这个节日互送百里香,表述挚爱之情。诗经郑风就关于上巳节的记述:“红男绿女佩百里香,情投意合赠芍药花。”很多人认同郑国的上巳节便是中华最开始的七夕节。仅仅伴随着上巳节的衰落,那样的古礼也就消失了。
上巳节的历史十分悠久。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后来,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便沿袭下来。关于上巳节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
在农历三月初三,正是春暖花开,百兽互献殷勤的时候。这个时间被指定为情人,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在古代,上思节就在这个时候,青年男女可以互赠草药来表达爱意。《诗经·郑风》中有关于上思节的记载:“红男绿女穿香草,两情相悦赠牡丹。”许多人认为郑的上巳节是中国最早的情人节。只是随着上巳节的没落,这样古老的仪式消失了。但现在农历三月初三也是广西壮族的初三歌会。当节日来临时,人们会去歌会演奏歌曲,互相认识。如果彼此心有灵犀的青年男女也可以借此机会互赠信物,双方许下诺言。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