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十月初一送寒衣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4-08-10
我国有很多农历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中有些节日是比较特殊的,是被称为“鬼节”的节日,大家相对于清明节和中元节是比较熟知的,十月初一是什么节呢?农历十月初一其实是三大鬼节之一,也是祭拜先人、逝去的亲人的节日,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十月初一送寒衣,来一起看看吧!
【十月初一是什么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
寒衣节,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寒衣节各地习俗
广西
广西南宁,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坟,举行冬祭。此时天气渐冷,人们制纸衣焚化于坟前,叫送寒衣,以表示关怀追缅先祖之情。
山西
山西部分地区一般要到坟地进行,雁北地区和晋中遥等地,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首诗:“粘纸成衣费剪裁,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能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写出了送寒衣的情景,其传说提出了疑问。吕粱地区民间家家用彩纸剪衣到坟上焚化,称“送寒衣”。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傍晚到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意为救济些无人祭祀的绝户摹嚷,以免送给亲人的寒衣等物被他们抢去。山西讲究服斩衰的儿女,孝满三年,十月初一换常服。迁坟合葬也习惯在十月一进行。十月初一,民间妇女忌出行,多数人这天会吃荞面、莜面。
河南
在豫西一带,当日晚饭后,人们端上托盘,或提个竹篮,放上用五色纸做成的“衣服”和“阴钞”及一碗饺子,来到自家大门外或大路边致祭。先用草木灰撒五个圈,以代表祖宗五代;一边另撒一个,代表那些“孤魂野鬼”。灰圈要留口,面向坟墓方向,然后口念祭语并烧掉“衣物”和“阴钞”,把饺子连汤泼洒到纸灰上。如果没有墓地或亲人在外地的,则在十字路口处画圈烧纸钱、纸衣,为先人送衣、送钱。许多地方还在门口路边放置灯盏,为鬼魂照明,俗称“放路灯”,郑州人称“放散灯”。随着大多迷信活动的废止,大部分地区只是在“十月一儿”烧纸送衣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十月初一送寒衣】
送寒衣的讲究:
1、寒衣以自己亲手叠的最好。
2、烧化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先人,免得到不了先人手中。
3、凡焚化的衣物、冥钞等物,一定要焚烧充分,都化成纸灰。相传,只有充分燃烧,都变成纸灰,这些纸钞、衣物,才能在阴曹地府使用。不烧尽的话,亡人拿着也没用。
4、如果不能回家上坟,可在十字路口,冲着家乡方向烧化纸钱
5、孤魂野鬼也需要救济为亲人送寒衣的同时,另外再焚烧一些五色纸,以打发那些祭奠的孤魂,免得去抢先人们的。
十月初一的传说
慧娘“还阳”
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手段,这个商人就是东汉造纸术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传说这位大嫂名叫慧娘,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习。蔡莫是个急性子 ,功夫还没学到家,就急着开了一家造纸店,结果因为造出的纸张质量太差,没有人买。眼看着就要关门大吉了,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一个点子。
在一个深夜里,惊天动地的哭声从蔡莫家里传出,邻居们赶紧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才知道是慧娘暴病身亡。只见正屋里放着一口棺材,蔡莫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着烧着,棺材里突然传出慧娘的声音:“开门!快让我出去!”众人打开棺材盖,慧娘一下跳了出来。
慧娘摇头晃脑地唱到:“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大家,是因为丈夫烧了纸钱,买通了小鬼和阎王,才把她放回来了。
蔡莫听后,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说是烧给阴间的爹娘,让她们少受点苦。
夫妻俩合演了这出双簧戏,让邻居们上了大当!大家纷纷掏钱买纸去烧。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的工夫,蔡莫家积压的纸张就卖光了。因为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所以后来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用来祭奠死者。
小编在这里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鬼是迷信说法,世上并没有鬼的存在,不过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把握当下,才是对逝者最大的祭奠;在缅怀故人的同时,好好珍惜有生之年,活得幸福、活好自己,便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