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寒食节的由来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3-15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时间非常接近,传统习俗非常相似,但两个节日之间存在差异。寒食节和清明节有什么关系?清明节是农业术语,而寒食节是民间节日。两者之间有本质区别。下一节将向您介绍寒食节和清明节是否是同一天。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隋唐之前,“清明节”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地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称谓成为主流说法。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年节节期的习惯心理。。
寒食节跟清明节的区别
一、功能不同
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四月四、五日前后。寒食节是一个民俗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但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二、文化内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寒食节这一天只吃冷食,不吃热食,也就是要禁烟火。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寒食节和清明节是同一天吗
寒食节和清明节不是一天,也并没有合二为一,二者从本质上是存在区别的。寒食节最早是为了禁火禁烟,防范火患易发季的火灾发生,警示人们注意烟火;而清明节最早是春祭节令,代表着外物生长。
后来两个节日都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民俗,比如扫墓祭祖、踏春出游、放风筝、斗鸡等等,久而久之人们就逐渐分不清楚两者的民俗区别了。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很多在外的游子都要回家祭祖扫墓,十分隆重,这与古时的寒食节有类似之处,但是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清明节是在寒食节的两天之后,所以是不一样的。
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玄宗为了鼓励和方便官员扫墓祭祖,把前后相邻的寒食节和清明节设为法定假日,并放假四天。这一措施从明文上模糊了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区别,将它们的民俗突出为扫墓祭祖。
到了现在,法定假日只剩下了清明节,而对寒食节的提及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人们就会渐渐误以为寒食节已经和清明节合二为一。事实上两者并没有融合,寒食节也没有被取代,清明节依旧是4月5日左右,而寒食节也依旧是冬至后的第105天,也是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的含义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以忠孝为核心 ,既要忠于国家 ,又要对父母孝顺 ,既要重视大国大家的这个大家思想 ,同时也要顾及我们小家的这种慈爱之心。所以寒食节的文化也是以忠孝为主。介子推国是忠君爱民。同时在孝道上也做到了极致。正是因为他是一个忠孝两全的难得之人 ,所以才备受人们的注重和尊敬。
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节并不叫做寒食节 ,但是寒食节也有一些其他的名字叫做冷节 ,清明节前1~2天是为日初时节 ,是不能够放烟火 ,也不能够开火。还是其实其实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是用来纪念介子推的 ,他的高尚品行都值得我们所纪念。春秋时代 ,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 ,生活艰苦 ,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 ,重耳回到晋国 ,做了国君(即晋文公〕 ,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 ,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 ,只好放火烧山 ,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 ,并修庙立碑。同时 ,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 ,“寒食禁火” ,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 ,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清明节的含义
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由来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