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怎么吃 立秋节气有哪些食俗
- 作者:万年历小编
- 来源自: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24
立秋节气怎么吃,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也是农民们秋收季节的开始。因此,人们在立秋这一天通常要吃些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的食物,来迎接即将到来的秋季。
立秋节气有哪些食俗
据传统食疗学的理论,立秋季节宜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例如黄豆、花生、山药、糯米等等。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植物脂肪、糖类、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有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和调节体内机能。此外,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黄瓜、苹果等,也是立秋季节最佳的水果之一,可以有效地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总之,在立秋这个特殊的节气中,我们应该注重饮食,选择一些适合秋季节气的食物,调养身体,提高免疫力,顺利迎接灿烂的秋天。而诗人们用他们的文字来赞美这个美妙的季节,也让我们领略到立秋的美好的诗意,感受四季更迭的快乐。
立秋吃什么
1、吃茄子
据说,茄子被视为蔬菜之中唯一具有肉感和肉味的品种。因此,茄子在秋季被视为贴秋膘的理想食物,通常在立秋之后食用。这个传说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据传说明朝大将徐达在攻打元大都北平府时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手下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而常遇春为了惩罚这个偷瓜的兵,打算处以死刑。然而,当地的农民出来解释说,在立秋这一天,拾瓜不算偷。听到这个解释后,常遇春赦免了那个兵。但是,士兵们听到了这个解释后,开始抢夺农民的香瓜。为了压制这种情况,常遇春找到了可替代的贴秋膘食品——茄子,并在立秋当天开始向手下发放茄子。从此,立秋吃茄子的传统就一直延续至今。
2、杭州吃西瓜
近年来,江南地区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立秋日吃西瓜的传统习俗。然而,在杭州一带,过去流行的秋桃已经不再普及。在立秋这一天,当地的大人孩子们会各自食用一个秋桃,并将桃核收集起来。直至除夕这一天,他们将桃核烧成灰烬,以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的立秋,老北京的传统习俗是要食用肉食,以贴秋膘。在京城的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常常能看到人们排起长队选购各种肉制品。虽然此时气温仍然很高,但人们身上的湿粘感已经消失,因为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于是,人们开始萌发了做点好吃的的念头,以弥补夏天减少的体重。而最能满足人们嗜好的就是炖肉,通过食用炖肉的方式来重新补回失去的脂肪,因此这个习俗被称为“贴秋膘”。
4、山东吃“渣”
在山东莱西地区,有一个流行的饮食习惯,就是立秋这一天要吃一种叫做"渣"的小豆腐。这种小豆腐是用豆沫和青菜制成的,据说吃了之后可以防止腹泻。人们常说:"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这个习俗表明了中国劳动人民对于预防秋季腹泻的高度重视。
5、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这一节气,天津等地有一种食俗叫做“咬秋”,人们相信吃瓜可以预防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相关的记载。据说在立秋前一天,清时人们会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晾晒一夜后,在立秋当日食用,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地区流行饮用所谓的“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人都喝上一杯。据说,这种饮品可以消除夏季的暑气,预防秋季肠胃不适。
7、台湾吃龙眼肉
根据《台湾通史·风俗志》的记载,台湾在旧时的立秋前一天,有官方负责制作春牛,并将其放置在东郊之外。到了立秋这一天,人们会穿着盛装,观赏春牛巡游,场面热闹非凡。在春牛经过时,孩子们会争相摸它的耳朵,或者打它的身体,以求得到福气。迎春的活动就如同在新年一样喜庆热烈,给人一种太平盛世的感觉。
立秋是台湾周边海域一些鱼类、海鲜的产季,还是台湾龙眼最丰收的季节。大家相信食用龙眼肉可以让后代成为大官,而且龙眼的别名是“福圆”,因此也有一句俗语: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8、南京“啃秋”
本周日即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夏至后的第三个节气。在南京地区,人们有着一些特别的习俗和说法。其中之一是“啃秋”,意为在立秋这一天啃下一片瓜果食用,寓意着吃下一份清凉。另外,也有一个有趣的说法,“秋后十八盆”,表示即使过了立秋,仍将经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此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其中“公秋”则被认为是凉爽的,而“母秋”则更加炎热,因此也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立秋的谚语
1. 立秋到,凉风起,天气转凉,一日比一日短。
2. 立秋时节,炎热消退,秋意渐浓,万物开始成熟。
3. 立秋雨,润物无声。
4. 立秋过,秋天到,好吃的水果多,草原变黄了。
5. 立秋至,秋意浓,莲子花生熟,爽口正好吃。
6. 立秋到,秋风起,钓鱼好时节,湖畔看秋景。
7. 立秋意,清凉至,衣食开始变,草红黄色迷人。
8. 立秋点花生,早晚增收粮。
9. 立秋前后,乘凉洗衣,顺应天时,养生健体。
10. 立秋一过,气温茁壮,润物无声,秋意渐浓。